甘州:移风易俗变革悄然重塑婚姻观念
新甘肃·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吕霞 通讯员 张玲
在社会文明新风尚推动下,一场移风易俗变革正悄然重塑婚姻观念。近年来,甘州区将抵制高额彩礼作为移风易俗重点工作,系统谋划、精准施策、协同推进,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,文明婚嫁新风尚逐步形成。
党员带头,“零彩礼”书写文明新篇
甘州区新墩镇青松村老党员朱忠年多次参加“移风易俗大讲堂”,深刻认同“婚姻始于爱,彩礼归于礼”的新风尚。他表示:“作为党员,要做新风尚的‘先行者’,而非旧习俗的‘跟随者’。”
朱忠年女儿谈婚论嫁时,面对男方家庭对彩礼的顾虑,他不仅拒收礼金,还严肃批评准女婿,并向家人及男方父母解释“零彩礼”的好处:孩子真心过日子无需彩礼铺路,应避免因彩礼负债;要让子女把资金用在关键处,专心经营小家庭;孩子过得好,未来孝敬双方父母,两家人关系会更纯粹紧密。
朱忠年“嫁女不收分文”的事迹传为美谈,起初有村民议论他“傻”,但看到朱家与亲家关系和睦、小夫妻日子红火,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反思效仿,纷纷表示要改改老观念。
多方施策,构建移风易俗治理体系
甘州区高标准开展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,印发了《甘州区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工作重点任务清单》和《推进计划》,细化了6个方面22项具体任务,明确责任与时限,推动工作落实。
同时,制定了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和定聘迎娶礼仪规范,倡导“低彩礼”“零彩礼”,规范宴席与礼金标准,简化婚嫁流程。推行“红黑榜”动态管理和文明积分制度,对“零彩礼”“低彩礼”家庭正向激励,对违规行为劝导警示;严格落实党员干部等婚嫁事宜报备制度,签订抵制高额彩礼承诺书3600余份,以“关键少数”带动“绝大多数”。
数据显示,近三个月,甘州区117对新婚群体中,“零彩礼”6对、“低彩礼”52对,彩礼金额同比下降21.8%,婚恋负担减轻,文明新风深入人心。
立体宣传,“低彩礼”风尚深入人心
甘州区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“节日+日常”的立体化宣传网络,制作短视频32期、原创文艺作品16场,发放宣传资料2.8万份,覆盖群众超5万人次。发挥榜样引领和家风浸润作用,培树“文明风尚家庭”等典型23户,开展家风家教宣讲和主题活动48场次。
此外,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、彩礼限额、婚嫁礼仪等核心事项,指导244个村完成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修订。组建了244支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,建立了区、镇、村三级适龄未婚青年信息库,面向8279人开展婚恋观念引导等服务,累计成功劝导高额彩礼家庭22户,推动镇域彩礼均价从10.2万元降至7.8万元,移风易俗成效显著。